September 2007 研究所專刊 專欄訪談 人物
劉倩雯-->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考試準備時間2006年7月至2007年2月
2007年於郭九設計補習班考上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榜首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乙組:視覺傳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視傳系一般生-乙組
額外準備,凸顯差別性
大學畢業後到中央研究院擔任研究助理,劉倩雯深知研究助理工作無法持久,加上日後想從事網頁建置工作,因此工作1年後,決定報考能夠培養美感的設計藝術研究所。
通車時間看「故事書」
完全沒有相關背景,她和朋友一起上補習班,訓練術科基礎能力。雖然補習班從如何使用麥克筆等基礎課程開始教,但暑假兩個月,通常只循環基礎課程。所以她又另外到畫室學素描。「光靠補習班不夠,而且台灣師範大學和台灣藝術大學的術科會考素描,比重就佔30%'我需要學更多,也順便累積作品,這額外的學習, 讓她和其他考生產生差異性,因為她準備的不只有補習班作品。除了準備術科,學科也不能偏廢,她會利用上下班通車時問,在捷運上以沒有壓力的方式閱讀專業科目,當成看故事書,一翻再翻, 讓它變成你的長期記憶。」考前1個月再密集念書,把內容弄熟。
術科考試力求完成度高
術科考試主要考素描和快速設計,快速設計又較為困難,通常要在3小時內畫出海報或分鏡圖。劉倩雯表示,這一科很容易畫不完。「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畫完整,例如顏色塗完,就算畫不好也要畫完,也會比沒畫完的人高分。」
面試主要在測試考生的臨場反應,劉倩雯最常被問到社會學背景的她為何會念設計所,她的回答很從容:社會學是很想法概念的東西,但需要透過一個媒介去實踐,設計就是很好的媒介,把劣勢轉為優勢,就很容易勝出。
考試的秘密武器
「時間掌握」是考上與否的關 鍵,不少人因為術科考試來 不及畫完而落楞,所以劉倩 雯不管念書、考試都帶著 她的手錶,幫自己做 好時間管理。
備考書目
1. 世界現代設計,王受之著
2. 世界現代平面設計,王受之著
3. 色彩計劃,鄭國裕、林盤聳著
4. 造形原理,呂清夫著
5. 視覺傳達設計,蘇守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