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習班櫃檯工作多年,同學來來去去,常常談到或被問到「考試科目是設計基礎,有開課嗎?」
;有教「設計基礎嗎?」;在學校上設計基礎「認真做被退件;同學隨便做卻得高分」
記得最早的一位同學敘述 : 他們的設計基礎課程是一位外籍老師,期終作業是做一個可以以圓球溜一分鐘以上的滑梯,材質不限
但不可以用黏膠、釘子、訂書針等等接合工具;結果這位同學說,大家做得人仰馬翻、痛苦不堪,幾乎不能過關。
其實不是只有同學有各種疑問,當年自己看到書本,也有點不知所云。
【設計基礎】或是【基礎設計】其實顧名思義,都是學設計之前針對學生對於圖形、圖像、平面造型、立體造型、
美感的一些不著邊際的訓練(說這話是針對天性魯鈍的我而言);因為沒有什麼不可以,所以放在大一、高一
讓同學天馬行空發揮潛能創意( 所以叫做『基礎』 ),立意是很美好,但是終究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性向都不盡相同
同樣的教法、內容,學完後還是有些人弄不清楚方向,因而衍生這些問題。
有了實務經驗以後,回頭看看這個內容,才深深覺得「越是基礎單純,越是深奧,且應用廣泛」。
學習的過程就是這樣,初學時的懵懂未明,到嫻熟相關工作時,再回頭審視曾經學過的東西
才發現已經被遣移默化,再仔細回味設計基礎,也許可以發揚光大、開宗立派(我是說;天分卓著的人;不是我)。
設計基礎是一門考科;可以是學科;也可以是術科
如果是學科;咱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01. 設計中的三種基本造型為正方形、三角形與圓形,其典型的特徵在於可以表達幾種的空間方向?
(A) 3 (B) 8 (C) 4 (D) 6
02. 下列何種形式原理可使人感覺優美、愉快,在造形中方可達到統一、變化、均衡的基本條件?
(A) 比例 (B) 韻律 (C) 漸層 (D) 調和
03. 基礎設計方法中,下列何者 不是 美的形式原理?
(A) 漸變 (B) 反覆 (C) 對比 (D) 形態
04. 下列關於「線」的特性描述何種 有誤 ?
(A) 水平線具有靜止、安定的感覺 (B) 斜線具有飛躍、積極之感
(C) 粗線具有穩重有力及後退的視覺效果 (D) 曲線具有間接、優雅與動感
05. 空間可分為視覺空間、觸覺空間和運動空間,視覺空間以深度的現象呈現在視覺上的感受; 觸覺空間則是以材料呈現接觸的感受;而運動空間則是空間的動感性呈現在視覺與觸覺 兩者的感受。因此,下列何者為運動空間的表現?
(A)(B)
(C)(D)
06. 柯比意( Le Corbusier ) 認為,數學是人類想像出來的一個嚴謹的結構,人類以此來認知宇宙。 因此他發展一套比例與測定的系統,他稱之為?
(A) 模式 ( Pattern ) (B) 模矩 ( Modulor )
(C) 黃金比 ( Golden Ratio ) (D) 造型 ( Form )
07. 立體構成就是利用各種材料來從事型態、機能與構造的基礎練習,材質有很多分類法, 若依據材料的形狀來分類,下列何者並 非 以形狀分類的典型?
(A) 板材 (B) 角材 (C) 線材 (D) 塊材
08. 以下哪個圖片屬於後現代的構成美學
(A) (B)
(C)
(D)
09.在構成的方法中,點作為構成的基礎時,必須考慮點的大小、位置、秩序的配置關係,若探討點的位置可得到的構成變化,下列何者不是正確的描述?
(A) 點的大小相同位置擠的,比位置鬆的看起來重
(B) 點的集合關係會產生一定方向的吸引力
(C) 點的排列位置不會影響平面空間的存在
(D) 點愈小的愈有消失感,愈大則有量感的存在
10. 關於材質的特性,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紙材本身具有輕薄、平滑的表面質感,容易切割、加工與黏著,可以呈現出輕快感的現代造形
(B) 玻璃的主要成分為矽砂,其硬度高且具有高度的穿透性,透光性很高
(C) 木材較石材或金屬更容易加工,具有可塑性、電絕緣性、耐水性、耐蝕性,容易塑造,可以作切割加工或黏著,但無法加熱彎曲
(D) 塑膠種類繁多,可以製作成不透明、半透明、透明或各種顏色及硬質、半硬質、軟質等不同特性的產品
以上是102年學力鑑定專業二考題
解答 : 01.(C)、02.(A)、 03.(D)、04. (C)、05.(B)、06.(B)、07.(B)、08.(A)、09.(C)、10.(C)
你答對幾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