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勳翰同學原就讀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
在學習過雕塑、繪畫等技能後,
希望能在自己從小的夢想~工業設計的領域集大成,
於是來到郭九設計展開充實熱血的學習歷程,
今年順利考上了:
雲林科技大學工設系碩士班一般生乙組、
東海大學工設學系碩士班乙組 探花、
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工業設計甲組 正取、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備取一、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備取九。
作品:原味香(塔香爐設計)
最近因為熱門國片「賽德克‧巴萊」
讓原住民議題受到高度矚目,
但其實原民文化原先就是文化創意產業中很重要的一環,
而勳翰也很敏銳地在2010進行了相關主題的創作。
造型的靈感來自達悟族最具代表的拼板舟,
裝飾紋路上使用了達悟族的祖靈紋與太陽紋,
祖靈紋有祈福之意,太陽紋則代表引導。
兩者意涵結合香爐產品,
希望帶給使用者心靈上的安定與領悟。
作品成功將原民文化的精神性與塔香爐的功能性做出融合,
是文創商品設計很傑出的示範。
作品:聽。說(通訊裝置設計)
勳翰有感於現代人生活忙碌往往疏於溝通,
因此設計了一套嶄新的溝通工具。
配色靈感來自中國的陰陽,
同時也意味「聽」與「說」如「陰」與「陽」是一體兩面
不能分割的。
裝置兼具錄音與播放功能,
並且可藉由模擬握手的姿態交換訊息內容。
如此便可隨時把當下的心情或當面說不出口的話錄下來,
然後將訊息內容傳輸給對方,
對方便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聆聽,
如果有想會回應的話語也可以錄下來,
反向重複上述的流程。
這樣的溝通或許看來有些間接,
但也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醞釀沈澱,
讓期間錄下播放的話語更加深刻。
作品:筷重視(筷子設計)
在重視環保與衛生的風潮下,
越來越多人會自己帶環保筷出門用餐。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環保筷還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請看勳翰實用的創意。
筷子本體設計成有感溫功能,
食物或湯的溫度可以顯現在筷子尾端,
如此便可避免不慎燙到的情況。
這是另一個版本的設計,
概念來自在忙碌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匆匆進食,
卻忽略了如此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因此勳翰將筷子設計成能感應夾東西時搖晃的震動,
並透過筷身顏色的變化
來提醒進食的人不要狼吞虎嚥。
作品:翔。椅(家具設計)
以中國大陸國家體育場「鳥巢」為範本做出轉化,
設計兼具鳥巢的包覆感與飛翔的流線性,
為使用的舒適與造型的時尚提出了平衡度絕佳的方案。
作品:透(雕塑)
利用透明人中空的意象,
來傳達外表不該是人們最重視的東西。
本作品獲得台中市文化局大墩美展第十五屆雕塑組第一名。
作品:包(包包設計)
以方正幾何為主體,
再利用圓形的裝飾和弧度的側耳來做調和,
使包包不會顯得呆板並散發出高貴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