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設計師而言最重要的是甚麼呢?
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還是出人意表的展現方式?
以上的答案只能說是對了一半。
有想像力卻無法展現,
或是展現出來卻無法讓人理解,
都不能算是好設計,
充其量只能算是”有趣的創作”而已;
真正的好設計必須清楚傳達設計師的理念,
進而觸動接收訊息者的內心,
讓使用者愛不釋手。
其實很多人都有充沛的創作能量,
只是缺乏一些展現的技巧而已,
若能得到適當的引導,
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優秀的設計師。
『應用設計構成』就是一個協助人們表達設計創意的課程。
課程內容包含”設計素描”、”應用透視”與”基本設計”三個單元。
許多人以為,
在這個一切都以電腦代工的世代已經不需要再磨練手繪的技巧,
因此對於”素描”或是”設計素描”往往抱持著輕忽的態度;
殊不知素描乃是一切設計的基礎,
輕忽了基礎的訓練與養成,
往往造成日後更多的困擾。
學習素描,
並非是單純的繪畫技巧鑽研,
更重要的是仔細觀察各種材質在不同光線之下所呈現的光影變化,
同時學習在只能使用單一素材的情形下,
如何運用筆觸的輕重緩急將物體再現於畫紙上;
學習設計素描除了觀察材質的光影變化之外,
還需要對物體的結構進行觀察與剖析,
同時學習怎樣勾勒物體樣貌而不變形。
透過扎實的練習,
就能在沒有物體可觀察的情形下輕易繪出逼真的圖像,
甚至還能任意將腦中天馬行空的想像畫出來,
例如長了翅膀的魚、冒火的冰塊、長獠牙的印表機等。
“應用透視”的課程內容,
就是讓人們學習如何呈現畫面中的空間感。
許多人以為”透視”是建築或室內設計的專屬課程,
然而對於工業設計師而言,
有了創意十足的產品,
也需要一個華麗的舞台讓它演出;
對於視傳設計師而言,
空間感的營造也能增添畫面的震撼力。
從單一物體的透視開始練習,
透過循序漸進的課程安排,
熟悉一點透視、兩點透視的技巧,
最終能夠打造出一個華麗的舞台空間。
有些人雖然能夠繪製出精緻的圖像與場景,
但整體畫面總顯得不太協調,
因此設計師還必須熟悉各種美的形式原理,
例如:比例、均衡、對比、律動…等。
有關形式原理與構成技巧的書籍很多,
有些人或許認為自己研讀即可,
然而實際運用時仍然會遭遇瓶頸,
唯有透過“基本設計”課程中的實際操演,
加上老師現場的指點與調整,
才能確實操作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