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九設計-設計史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ism)
解構主義建築是一個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它的特點是把整體破碎化(解構)。主要想法是對外觀的處理,通過非線性或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設計,來形成建築元素之間關係的變形與移位,譬如樓層和牆壁,或者結構和外廓。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種解構「樣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預測性和可控的混亂為特徵。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曼徹斯特帝國戰爭博物館
藤森照信和速水清孝的解構木屋(日本栃木県宇都宮市)
美國麻省理工的史塔特科技中心
布拉格的舞蹈大樓
德國 德累斯頓UFA電影院中心
美國西雅圖中央圖書館
丹尼爾·李伯斯金的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