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仁全 攝影:陳應欽  出處:2007年1月號 /創意是教出來的

  創意產業是21世紀新顯學,創意設計人才更是國家產業轉型的新尖兵。《遠見》創國內首例,以四大面向檢驗國內設計系所,結果發現,實踐大學在所有分項中皆拿第一,以遙遙領先的分數拿下總冠軍。台科大和成大分別拿下二、三名。

  到底工業設計及商業設計人才有多搶手?只要上網進到網路人才銀行,隨手輸入「工業設計」或「商業設計」等關鍵字,電腦立刻就會跑出400多家廠商,開出類似工作的職缺,人數約有1000多名。經建會曾在2005年發布未來十年科技人力需求推估,其中「工業設計」人力需求在未來十年會處於嚴重缺人的狀況,平均每年「工業設計學士」在就業市場上會有1050名的缺額。

  創意設計當紅的年代。這是就業市場中對產品設計師的需求,已明顯超過會計師、建築師及律師等三大金飯碗,成為最熱門的行業。

代工產業遇瓶頸,創意變成求生法寶
  近年來致力教企業如何啟發員工創意的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王鳳奎就指出,台灣產業已走到瓶頸,製造代工亟待轉型,而創意已成為企業求生的新法寶,因此設計師或創意人士頻成為企業挖寶的對象。

  例如現在,科技廠商比的不再是研發專利的多寡,而是在全球四大設計大獎iF、IDEA、red dot及G-Mark等賽事中獲得多少個獎項。國內近年來明基、華碩及宏碁等大廠在宣傳手法上都會以產品設計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為主打文宣,以凸顯其產品達到國際水準。

  設計部門在公司的地位也有如烏龜翻身,從冷門變成熱門,有些甚至直通高層,成為老闆的最愛,分紅配股也不比研發工程師差,有些更成為媒體寵兒,爭相報導曝光而成名人。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繪圖有草圖、構想圖(設計圖)與完稿圖(正式圖)
草圖、構想圖靠手繪,正式圖靠電腦完成,缺一不同。手繪初學者雖不要練的很好,但中等程度是必須的。先學手繪一個短時間後,再學腦繪圖較好。  

1.      設計圖:
重設計思考,表現設計與幫助設計思考,在設計草圖階段,有2d,有3d圖表達,手繪比電腦易於修改意念,對設計意念比較能表達,可能有好幾個造型或尺寸再做評估,也會決定較好比例尺寸,判斷也比較清楚,可以看出整體感覺。電腦的出現只是減少初學者在練習字、線條筆觸的時間,不要練的很精,但中等的程度是要的。

2.      電腦是畫正式圖面(完稿圖)
螢幕小,不適合設計思考,比例不容易判斷,整體感不容易了解,修改時操作指令也麻煩不夠快,設計圖的設計感,稍緃即逝,想到馬上改,操作指令會影響到思考,所以只能根據有比例的設計草圖尺寸畫出。電腦只是一個筆或是工具,只要指令操作了解即可很容易。但電腦圖的線條、字都可以表現的很好,更改時快,不須重畫,固定的圖例可以重覆應用、快速,如圖例、詳細圖、裝飾物,但較呆板不適合設計圖表現的筆觸。正式圖尺寸造形已固定,不會大部份更改,所以電腦畫較快速,日後有小修正也不必重畫。

二、手繪培養美感
手繪畫的好,電腦才會畫的好,必須靠人用美感的角度去判斷好不好,再操作電腦指令使圖變好,電腦無法自動變成好。美感培訓則必須透過手繪訓練培養,如石膏像不會畫的人,休想在電腦內畫出一個美女。電腦要畫的好,如何畫的好必須靠手繪培養出的美感,而不是電腦。

三、手繪可以培養2d3d空間感:
電腦螢幕小,圖也小,培養空間感較難,沒有空間感的人,不會畫出一個好的電腦圖,只會操作指令畫圖,但絕對畫不出一個好圖,因為你不會判斷。圖要好這必須靠設計者的觀感,去操作指令,電腦不會自動幫您畫好。想不畫手繪,直接在電腦繪圖中培養出好觀察力、判斷力是很困難的,空間感不夠又如何調整電腦內的圖有很好的空間感。問很多人會不會電腦繪圖軟體,都說會,接著問你能畫出一張正確又美感的室內設計圖,就不會了,因為你只會指令操作,但卻不會善用指令。

四、設計專業形像:
所有的訓練都是要手繪,沒有一個專業設計師不會手繪,萬一業主、施工人員要在現場叫你畫一個解說圖,你都不知如何動筆,筆觸畫的與小學生一樣,不知如何表達,那麼你還有可能讓人信任嗎?

五、手繪基本繪圖知識有了,學電腦繪圖很快,且不必學所有的指令:
電腦繪圖時,手繪畫圖方法、步驟、美感標準、觀念、要領是相同,有手繪基礎,電腦學習只要知道指令操作就很快會了,且只要學幾個指令就會畫,也知道如何利用指令來畫,不必浪費時間學一些不常用指令。要學電腦指令太簡單,稍為講一下原理就會了,再買一本書跟著做所有指令操作應該沒問題。如你先學電腦花了很多時間去學指令,學的非常熟練,但請你畫室內設計圖,你就不知道用那種指令、畫圖步驟才正確、快速。

六、設計考試用手繪:
各設計類升學考試及專業設計證照考試,都是以手繪為主,甚至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連教育部都指定,設計類科的同學,升學必須考手繪,手繪主要在於表現出設計意涵,不只要會畫手繪,速度更要求快,及您專業運用的成熟度。那你說手繪要不要學。

 

 
文章標籤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7年 視傳研究所榜單
姓名 原就讀學校 錄取 備取
吳承峰 中興大學
(行銷學系)
台灣藝術大學/視傳所(正取)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正取)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備6)
朱書霈 東海大學
(外文)
台灣藝術大學/視傳所(榜眼)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所(備3)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備3)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乙組(備6)
邱鈺桓 長庚大學
 (醫管)
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所  
蔡佳晏 嘉義大學
(美術系)
台中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系(探花)  
李建琚 實踐大學
 (餐飲)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探花)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乙組(榜首)
 
姚綺欣 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所(探花)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所-乙組(正取)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理論組(榜首)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備5)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甲組(備5)
洪于婷 東海大學
(中文)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所-乙組(正取)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乙組(榜眼)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所(備6)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備取)
何玉韜  成大
(都市計畫)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備2)
施曉蕙 國北師
(自然系)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正取)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榜眼)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乙組(正取)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創作類(備取)
張琳婷 台北教育大學
(國民教育系)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榜眼)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正取)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所-創作類(正取)
 
黃棋偉 花師美教
(美勞教育)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所  
曹余森 中正大學
(物理)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榜首)  
石怡蔚 淡大
(保險系)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正取)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理論類(備取)
劉倩雯 東海大學
(社會學)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榜首)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正取)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正取)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乙組(正取)
 
黎家瑜 北藝大
(美術系)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正取)  
謝長臻 台灣藝術大學
 (視覺傳達)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正取)  
陳宏欽 台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
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多媒體組)(正取)  
陳玉萍 銘傳
(會計系)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所-乙組(正取)  
楊仲民 師大
(歷史)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所-乙組(探花)  
鍾筑馨 花蓮師院
(美勞教育系)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正取)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備1)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備取)
王依琳 台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榜眼)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備8)
楊智婷 國北師
(自然系)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榜眼)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所-理論類(正取)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所-乙組(榜眼)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備10)
莊于嫻 中原大學
(商業設計)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正取)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所-理論類(正取)
 
吳冠蓓 台北大學
 (會計)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理論組(探花)  
黃心奎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學系)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探花)  
馮筱嵐 世新大學
 (攝影)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所-乙組(正取)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榜首)
 
孟昭慶 實踐大學
 (資管)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正取)  
劉易蟬 新竹教育大學
 (藝術與設計)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正取)  
黃棋偉 花師美教
 (美勞教育)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所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乙組(備9)
徐柏凱  文化/印傳   高雄師範大山學/視覺設計學系(備5)
林雅齡 東吳大學 / 國貿系 高雄師範大山學/視覺設計學系(備取)
劉雅琳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備取)
蕭宸伃 屏東教育大學 / 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理論類(備取)
卓冠伶 長榮大學/媒體設計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所(備9)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聯合招生(乙組)(備1)
吳佳玲 文大/廣告    
張清雅 元智大學 / 資傳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備3)
劉志宏 台北科技大學 / 應用英文系  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備1)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聯合招生(乙組)(備取)
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乙組)(備7)
楊文心 花蓮師院/美教系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備取)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備1)
雲林科技大學/視傳系甲組(備3)
石欣儒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銀保系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備4)
楊茵如 嶺東科技大學 / 視覺傳達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聯合招生(乙組)(備取)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創作組(備5)
羅裴珊 立德管理學院/資傳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備7)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備取)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聯合招生(乙組)(備取)
林秀蘋 世新大學 / 公共關係廣告學系  
劉家伶  世新大學/廣告系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備取)
鄭英喆 實踐大學 / 餐飲    
林保如  中原大學 / 會計系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備取)
蔡尚倫 淡江大學 / 中文     
蔡欣育 華梵大學 / 哲學    
李奕德 淡江大學 / 資訊工程  
林顯昌 淡江  公共行政    
王婷鈺 交通大學 / 工業工程管理學系  
劉映孜 東海大學 / 美術系  
張哲榕 實踐大學 / 資管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備取)
陳汶瑜 長榮大學 / 視藝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聯合招生(乙組)(備取)
王怡君 世新大學 / 數位多媒體設計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備3)

 

2007年 工設研究所最新榜單
姓名 原就讀學校 錄取 備取
翁林璦   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甲組(正4)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正取)
 
翁晨豪  台大
(化學)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乙組(探花)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甲組(榜首)
 
張家誠 清雲科技大學
(機械系)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組(榜眼)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郭令威 長庚大學
(機械)
工業設計學系丙組(探花)  
劉瑞瑜  世新大學
(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甲組(正取)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榜首)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探花)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正取)
工業設計學系丙組(備6)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備取)
陳沛欣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
工業設計學系丁組(榜眼)  
溫顓豪 銘傳大學
(商品設計)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甲組(探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甲組:設計研究)(榜首)
 
葉容君 高師大
(工業科技教育)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
(丙:創意與數位設計)(探花)
 
顧育菁 輔仁大學
(流行設計)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榜眼)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丙:創意與數位設計)(備取)
高師大/工業設計(備取)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備3)
蔡易達 長庚大學
(工管系)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丙:創意與數位設計)(榜首)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探花)
 
張只只 中正大學
(外文系)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甲組(正取)  
田廣潤 中央大學
(土木系)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乙組(正取)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甲組(備6)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備2)
陳威宇 中正大學
(財金)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甲組)(備取)
傅星蕙 高師大
(工設)
高師大/工業設計(正取) 雲林科技大學/工設(備6)
陳仁傑 環球商專
(視傳)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在職專班)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在職專班)
 
楊茲帆 新竹師院
 (社教系)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乙組(正取)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甲組)(榜首)
雲林科技大學/工設(正取)
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甲組)(榜眼)
 
陳怡婷 政大
(經濟系)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甲組)(探花)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班(備4)
黃立安 成大
(物理)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甲組)(正取)  
葉燦賢 淡江大學
(日文 )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華梵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雲林科技大學/工設(正取)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乙組(備1)
陸聯婕 亞東技術學院
(工設)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正取)  
許祐榕  實踐大學
(資管工程)
  工業設計學系乙組(備1)
林純如 新竹教育大學
(藝設系) 
   
謝俊彥 中央大學 (土木)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備3)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甲組(備取)
陳力偉 中原大學 / 工業工程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備取)
商惠柔 文化大學 / 廣告系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乙組(備取)
陳亭惠 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  
洪千惠 銘傳大學 / 資管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與設計創作研究所(甲組)(備取)
張哲嘉 北台科學技術學院 / 機械工程系  
陳詩雅 新竹教育大學 / 藝術與設計系 雲林科技大學/工設(備3)
陳山榮 逢甲 /  電機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甲組(備3)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甲組(備取)
顏筱涵 實踐大學 / 服裝設計  
李儼峰 世新大學/公廣所   
趙卉屏 高師大 / 應用設計  
蔡艾靜 台南女子/美術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造形設計學系玩具與遊戲設計(設計創新)  

 

2007年  空間建築研究所榜單
姓名 原就讀學校 錄取 備取 筆試通過
鄭健偉   宜蘭大學 / 土木系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乙組:家具與室內設計)(探花)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乙組)(備取) 成功大學 / 建築學系丙組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乙組
沈桂鳳 中央大學/英文系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碩士班造園組(榜眼)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班設計組
蔡松霈 中華大學 / 營建工程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甲組
雲林科技大學/空間系甲組
張雅琪 中國技術學院 / 建築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甲組(正取)    
張子璽 崑山科大 / 材料系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組(榜首)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乙組(榜首)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 建築與空間規劃組
郭嘉富 東吳 / 企業管理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乙組)(正取)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乙組
吳鎂瑩 銘傳大學 / 國貿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乙組)(榜首)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乙組(探花)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乙組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碩士班 乙組:學士後建築組 
黃勻里 文化大學 / 森林暨自然保育   工業教育學系-室內設計組(備取)  
康育全 南亞技術學院 / 建築系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甲組)(備取)  
溫文君 機械   室內設計學系在職生(備3)  

 

更多榮譽榜單 >>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world is flat  重點研究    節錄 第一章

1 : 菁英份子對於事務的發展,常超出目前領域
  他們把策略定位在 " 周邊差異化 "  " 世界舞台競爭 "

2 : 成功的企業是把 " 創新 " 作為企業的目標導向
  不斷的研判,正在發生的變化,創新的方式、業務運作的方法。

3 :哥倫布為要尋找 " 財富 " 而航向藍海我們尋找這時代 " 財富 " 是什麼 ?
 
  " 智慧軟體、創意產業、技術突破、The world is flat "

4 : design 1851~2009 的演進過程是->國家 ->公司 個人
  全球化獨特的動力就是 " 個人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競爭、與眾不同之新特徵 "

5 :  醫師、律師、會計師、設計師……不管你的職業是什麼?最好學會 " 如何取悅顧客,打動人心 "  

6 : 創新是決定未來的方向,但我們很難預測將來會發生什麼。

7 : 世界上隨處都可以生產的基本商品可以將低附加價值的部分,外包到廉價工資地區,縮減製造成本支出
  保留盡可能、好的、多的、設計管理人才,從事更加精深的工作,使產品變的更便宜,給消費者帶來好處、給企業帶來利潤,實現最佳的 " 價值、價格、價位 " 之創造。

8 : " 改變 " " 應變 "
  " 改變 " -> " 改變 "是很難的,沒有做好思想準備的人而言," 改變 "是很難的,對不願意改變的人來說," 改變 "是更難的,但是,世界上的事物隨時在改變,如同自然界的演變 " 應變 " -> 當我們在感到痛苦的同時,也看到新的機遇,每個人、每家公司,都應該要適應自己的經濟命運,這就是 " 應變 " 的生存能力, " 應變 " 所面臨的壓力,不是被疏離的壓力,而是成功帶來的壓力。我們必須面對成功的挑戰適應高壓生活的挑戰,不是擔心是否會有挑戰挑戰。歷史上每次技術變革,都給世界帶來深刻的變化。

9 : 每種新產品,都要經過的生產周期
  其過程是:基本研究 -> 應用研究 -> 孵化期 -> 開發測試 -> 生產 -> 應用 -> 技術支持與後續設計。每個階段都是專業化獨特性的工作,生產創新也在走向全球化,舊的生產模式以被消息市場逐漸淘汰。

10 : 我們要不斷學習我們會不斷接受挑戰。
  學習是無止盡的,誰能於消費市場幹些什麼也是沒有止境的

11 : 中國人看到了世界的變化
  中國人現在關注的是如何在21世紀,領先經濟方面之成績,爭取知識密集的商業機會,而不僅是大規模製造業。中國人只有高層才能知道全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減少差錯。時間就是金錢,工作流程即使只縮短5秒也非同小可,e-tutoring 電子輔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以低廉工資將外包領域擴展。 

12 : e-化時代
  首先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行銷模式,於e-化時代已經消失,凡是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數字化、虛凝化、自動化,採用新科技的國家、公司、個人,將穫得驚人的收益。歷史上每次 技術變革,都給世界帶來深刻的變化,帶來破壞與成就權力、利益,從舊主人轉到新主人的過程,是無秩序性的。

13 : 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客戶是公司取勝的方法
  這需要你有獨特的見解、創新的精神,更須要獨特軟體系統配備。這樣才能開發出獨特之產品 or 服務。

第三章

1 : 網路平台不受地理、空間、時間、語言的限制

  處於一切事務的中心,連接網路、通過教育、接入網路平台創新的人,與世界網路平台相互連繫、競爭、合作,帶動生產力提升,財富、權力會聚集到完成上項任務的個人、公司、群體的手中。

2 : 必須把商業實踐、技術會合,互相強化、結合,才能實現增值空間。

3 : 水平思考加上競爭、合作、教育與溝通力是成功必備的要件。

4 : 每一個人惟有通過學習才能贏得競爭的慾望,才跟的上世界經濟潮流,才不至於衰落。

5 : 不要抱怨!要提高對自我的要求,做更有價值的事
  為自己創造機會,把握機會、不停的創造新機會,財富是屬於講求效率、善於合作、強調競爭力的人,使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博奕者。你們認識到將要面臨的挑戰了嗎?你們知道競技場已被夷為平地門戶大開了嗎?

6 : 科技創新時候,個人才能的重要性,超過地理位置。

7 : 外包工作使設計、製造變的更廉價、更迅速
  外包能使雙方受益,可將多餘的資金用於開發新一代的挑戰。

8 : 人為失敗的原因是:
  一個人腦中已有的觀念和傾向,對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影響很大,儘管一切事物正在在他眼前發生。但他的思想卻在別處,在自我的過去中生活要適應變化、追求變化、創造變化,防止自己變成滅絕的恐龍。因為,沒有人願意告訴你事實,你即將是失敗者。改變命令控制的方法,實施聯合與合作的模式,才能適應當前的危機。

第四章

1 : 1848  max  共產主義宣言 >>  寫道:
    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關係。生產合消費成為世界性,民族精神成為公共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局限性將是逐漸消失,不存在這個世界,多種民族與地方文化形成世界文化。想要立足在這個世界,必須按照自己的面貌創造一個世界,才有可能.

2 : 想像中的美好總是被現實打破,我們要知道用什麼來取代最重要。

3 : 網路blog是由思想類似的人群組成,他們只願意相信他們所傳播的謊言。

4 : 外包方式可增強人的能力表現
  可以培養、利用、受益自己的智慧,工作關係成為水平合作關係、互相連繫和作、戰略聯盟,這時更須要有嚴密的契約,作為雙方相互間的管理。

5 : 公司採取外包是為公司在全球尋找機會
  利用資源,創立跨國公司。資本家購買創意,雇用世界上最質優價廉的勞動力,進行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創立無國界企業,造福全人類時代的特徵已是不拘泥原有的民族、國家觀念。

6 : 19世紀是勞資雙方衝突,20~21世紀是消費者與勞動者衝突
  消費者需要以最少的價格而穫得最好的價值,花最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因而公司必須滿足消費者需求,必須淘汰高價勞工 尋求廉價工資製造,每日低價,對窮人來說更為重要,所以超市商品設定消費者為:
  沃爾馬客戶平均年收入35000美元、Target 客戶平均年收入 50000美元、好市多客戶平均年收入74000美元

7 : 一個國家的法律鼓勵專利標準,可以交換使用,這個國內的合作創新就越來越多,創造人民更多利益。

8 : 只有了解全球競爭、場地、性質、結構的不同後,國家公司個人才會有方項,只有掌握平坦化競爭、展開全球性合作,國家公司個人才能做出正確的政治選擇。

第五章

1 : 進入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國家,為了追求增加全球商品與服務需求,惟有激勵創新才能達成。

2 : 為提高低技術勞動者生活水平方法,惟有增加他們教育程度、提升技術水準,才可在國際市場創造新工作。

3 : 一個國家擁有多數高知識水平工作人員,可從容應對全球化,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高知識水平工作包括:知識密集型產品、咨詢業、金融業、design創意產業、工程設計、電腦軟件、生化科技、市場管理……專業人才

4 : 世界上生產資源密集型產品工作是有限的,但生產知識密集型產品工作是無限的!
  所以我們要追求『創意、創新、創造』才能進入全球化的世界

5 : 經濟增長是因為:人們今天渴望擁有的物品,明天就會成為必需品!
  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所以……會有無限的行業等你去創造,無限的商機等你去發掘,不斷的在市場中開闢新的領域。由於購買機率增多,因而導致多樣化產品形成,促進各種專業領域行業,產品將由低成本的生產、仿造,轉向為低成本的自主創新、物美價廉的產品。

6 : 當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新興行業的出現會越來越快
  新的工作職位會層出不窮,工作細分化:複雜的工作,由發達國家來完成。簡單的工作由發展中國家完成,各自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第六章

1 : 不論你是創業或就業,高薪收入只會給具有高水平、高知識、高技術、擁有創意、自我激勵的人及會掌握機會的人

2 : 數字化、自動化替代了傳統人工操作,替代了可替代的、不可替代的!
  現在的生存之道是個人必須面對自我的挑戰,不是依靠國家、社會、公司的幫助救濟,你一定要具備特殊技能,具有適應力、應變力抓住機會,能夠自我激勵、更加努力才能確保生活水平的上升。

3 : 交通與通訊技術決定了現代與未來的商品市場
  商品能否通暢市場,決定於商品、適應於電子傳輸與大量服務。創新的暢銷產品服務,是一種把完全不同的東西如何組合的藝術。

4 :只有複合型人才,才能從整體入手
  把複雜的問題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在銷售上掙取更多的機會及訂單,成為潛在客戶挖掘者。

5:不擅打交道的人,後勤技術人員將不再吃香!
  新時代的從業人員,要能發掘問題、解決問題、節省資金、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將數位化與人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必須具備很多相關知識、指導客戶、提升自己增加競爭實力,不斷的學習新事物,要樣樣精通、學習新的技術技能,成為三個領域的專家,懂得與時代共變化、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承擔新的工作,使自己更具適應力才能存活e時代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月前,美國大峽谷的一个懸崖邊落成了一座U形玻璃天橋。這座被稱為建築奇蹟的玻璃天橋是由二十年前移民美國的上海人金鵡設計和投資建造的。本報記者幾經展轉聯繫到金鵡,聽他講述自己的異想天開”———像雄鹰一樣翱翔大峽谷。

想像雄鹰一樣俯瞰壯麗景色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構思玻璃天橋的?

    金鵡:1996年,我到大峽谷游覽時突發靈感,希望人也可像雄鹰一樣,自由自在地俯瞰大峽谷的壯麗景色。由此,我第一次萌發了在大峽谷上建造一座懸空走廊的主意。

 

    記者:你最初勾畫的玻璃天橋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最终要採用U字型的設計?

    金鵡:建造U字型的玻璃天橋是我自己的構思。我和設計師及工程師研討過,也經過美觀及可行性的考量,最后才確定這樣一個造型。其實,最初我打算做一個像跳板一樣的觀景台,從崖邊一直伸出去。後來又想過四方形的造型,但好像跟大自然有點格格不入。於是就改成了現在的U字型,感覺這樣能與自然環境更融合一點。

 

    記者:選擇在大峽谷的老鹰崖建設玻璃天橋有什麼特别的考慮麼?

    金鵡:選擇在老鹰崖建玻璃天橋是從土質、地質、景觀等多方面考慮。玻璃天橋面向酷似老鹰的天然岩石,而老鹰是印第安部落尊崇的標記,也是大峽谷的一個經典旅游點。

拿批文耗去了8年時間

 

    記者:在設計與建造玻璃天橋的過程中你遇到過哪些困难?

    金鵡:从設想建造玻璃天橋到夢想成真一共花了11年的時間。當我把這個購想告訴工程設計師時,他的第一反應是:異想天開

    整個設計、建造過程中最大的難處倒不是在於如何落實,而在於拿批文。從1996年我開始構思玻璃天橋,到取得所有的批文,這個過程耗去了8年的時間。另外,建造玻璃天橋的地方没有水電供應,工程的困難程度可想而之。

    雖然整個游說過程很漫長,但每當想到我又向夢想多邁近一步,我的體内就好像又注入了工作的動力。

 

    記者:你是怎樣游說成功讓玻璃天橋得以興建的?

    金鵡:玻璃天橋建造在大峽谷的印第安華萊派保護區内。我們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及游說工作取得他們的同意,再經過各個委員會及部門批准我們的計畫,才能正式開始興建玻璃走廊。

    華萊派本來是一个非常貧窮,與世隔绝的部落,而玻璃天橋這個項目除了能為他们帶來收入外,也能讓世界各地的游客認識大峽谷和華萊派部落,這兩點正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

    其實這個項目令我最自豪的地方在於我能得到華萊派部族真正的信任,好像他們把自己的家園交给了我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的這些世界貿易高塔已經開工了,預計2012年竣

工。

從左到右分别是Childs設計的Tower 1Tower 2

Tower 3Tower 4

Lord Foster設計的2WTC,高1339ft ( 408m ),有76層。

頂部四個巨大的鑽石形坡度直入雲端。和帝國大廈一樣高。

Lord Rogers設計的Tower 3  的框架是由對角線的樑構成

的。高 1255ft ( 383m ) 71層。

Mr. Maki設計的Tower 4 位於格林尼治街150號。高:947ft

( 289m )61層,也將比花旗集團的大樓高很多。

 

以下是所有高塔的效果圖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住幾樓 車就停幾樓

 

面臨問題

1、結構技師看到應該會把柱子加大、梁子再加大
可用的室內空間就變的又小又矮!

2、機電技師到處鑽孔配管線卻又不准

所以,到頭來可以用的空間
可能就只剩下「你」和「你的百萬愛車」的停車空間了。

(
誰想要這種空間呢???
>_
*
建議直接改設計成為「百萬愛車俱樂部」之旅館!

目標鎖定為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使用者,

唯一能上去的車子,還必須全球僅有個位數的產量車。

管理方式則採會員制,入會資格要先通過是否擁有上市公司。

至於在空間裡的活動……那就自己想吧……或許能用那種[真棒的構想]再思考一下吧

這樣業主和帶設 計的 老師應該就能接受了!

 

 

 

郭九設計育成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